跳至主要內容

關帝廟 (三街會館)

澳門公局新市南街

關於 地點

三街會館初設時祗是商人議事的場所。營地大街、關前街與草堆街為澳門古老的商業中心,所有華人商賈全部集中在此經營貿易,為穩定商業秩序,三街商人常聚一起溝通商情,平抑物價。初時,商人議事場所多選在重要的廟宇中,如媽閣廟、蓮峰廟等,後專設三街會館,“前於蓮峰之西,建一媽閣,於蓮峰之東,建一新廟,雖客商聚會議事有所, 然往往苦其遠, 而不與會者有之”,而“華人商賈,所以通貨財,平競爭,聯情好而孚眾志者,亦不可無地以會之,此三街會館之所由設也”,由此可知三街會館成立的背景。 三街會館同時又稱“關帝廟”,這是因為會館中設有關帝神殿及財帛星君殿,以示崇敬,後因會館為公共場所,任人入內禱拜,祀者日眾,以致人們忘記它是一座會館,而直呼其為“關帝廟”。初始,公所與廟宇合一,後於第三次大修中將兩者分開,所謂“廟貌輝煌,旁設公所”,日久,三街會館權威喪失後,公所功能退化,而廟宇成為會館的主要功能。建築前豎立“關聖帝君”的高腳牌,然其門楣仍有“三街會館”四字。三街會館之所在地原為昔日澳門之繁榮市區“榮寧坊”,故其門前之社壇現仍刻有榮寧社字樣,且有聯云“榮居康樂境,寧享太平年”。